中国细胞生物学学会首届染色质生物学大会 2017年4月14日-16日

2020-06-23

    为促进国内染色质生物学领域的发展,为国内从事染色质生物学基础研究、应用和转化研究的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生物技术企业和临床医疗机构提供学术交流平台,推动学科发展。中国细胞生物学学会首届染色质生物学大会定于2017年4月14-16日在深圳圣淘沙酒店召开。现就会议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大会主题
染色质的装配、结构、修饰和生物学功能


二、大会规模

约250人。 


三、大会主办、承办单位
主办单位:中国细胞生物学学会染色质生物学分会 

承办单位:上海博生会展有限公司、深圳大学


四、时间地点 

会议时间:2017年4月14-16日(4月14日全天报到)
会议地点:深圳市圣淘沙酒店·桃园店(地址:深圳南山区桃园路与南光路交汇处田厦国际中心金牛广场8号) 


五、大会组织机构

学术顾问:裴钢、施蕴渝、尚永丰、曹晓风

组委会主席:朱冰、朱卫国
组委会成员:翁杰敏、高绍荣、巩志忠、蓝斐、汤富酬、魏朝亮


六、会议交流方式
以邀请报告为主(已确定邀请报告人名单见附件1),欢迎投稿作墙报交流。大会设立优秀墙报奖3-5名(奖金1000/人),现场投票选出(墙报尺寸110cm*80cm)。


七、会议注册

请填写附件2参会回执发至meeting@cscb.org.cn进行会议注册,并缴纳注册费如下:

参会类型

2017228

(含当日)

2017228日后及

现场缴费

正式代表(会员)

1200

1500

学生代表(会员)

1000

1200

正式代表(非会员)

1500

1800

学生代表(非会员)

1200

1400

说明:
1、以上截止时间是指缴费时间,以正式代表为例,在2017年2月28日之前完成注册并缴纳会议注册费后,会员可以享受1200元优惠价,非会员享受1500元优惠价。日期以汇款日期为准。
2、缴费方式:邮局汇款、银行汇款、在线缴费、现场缴费。请缴费后将汇款凭证、缴费人信息发送邮件至大会秘书处,以便核对查询。秘书处将在收到注册费后1周内发送email确认,如未收到确认邮件,请电话联系秘书处。
3、已缴费参会代表,因故不能参会,于2017年3月20日之前向大会申请后,将扣除200元手续费后退还余款,之后将不再退款。
4、发票领取:与会代表参会时请携带本人身份证,学生代表需携带学生证,已缴费代表请带好汇款凭证,在报到注册时领取。
5、汇款信息
(1)邮局汇款:上海市徐汇区岳阳路319号31A楼212室,中国细胞生物学学会,200031。
(2)银行汇款:
收款单位:中国细胞生物学学会
开户银行:农行徐汇区枫林支行

账号:03392400040009251
(3)在线支付:http://www.cscb.org.cn/pay_conference.html
6、注册参会人数有限,大会将按照缴纳注册费的先后顺序截止报名。


八、已确定报告嘉宾


曹晓风(中科院遗传发育所,杰青、院士)

国内研究植物表观遗传学领域的领军人物,在UCLA Steven E. Jacobsen实验室研究拟南芥DNA甲基化的经历奠定了她此后的研究方向。在过去的十余年中,曹晓风老师领导的实验室系统鉴定了拟南芥中调控组蛋白甲基化与去甲基化的关键酶,阐明了这些酶参与调控基因表达的分子机制,此外还对植物(拟南芥和水稻)中小RNA的合成途径做了许多重要的机理研究。


陈大华(中科院动物所,杰青)

陈大华老师研究组主要是以果蝇和小鼠等模式生物作为研究系统,围绕TGF-beta/BMP和Hh等信号转导途径研究生殖干细胞命运决定的分子机理,最近几年开始关注表观遗传学,非常有代表性的工作是在果蝇中鉴定到了DNA上新的甲基化修饰6mA,该工作于2015年发表在Cell


陈德桂(中科院生化细胞所

陈德桂老师课题在在前几年组蛋白去甲基化酶研究大大潮中独立鉴定了几类组蛋白去甲基化酶,并围绕这些酶做了许多功能研究,实验室最近主要专注在精子发生过程中系列表观修饰的变化与调控,实验室还有许多尚待发表的精彩工作。


陈  婷(NIBS)

陈婷老师实验室以小鼠为模型专注于上皮组织干细胞的自我复制相关研究。2017年1月,该实验室在PNAS发文,首次利用体外成熟的Cas9/sgRNA核糖蛋白复合物在病人特异性的隐性营养不良性大疱性表皮松解症小鼠表皮干细胞实现了成体基因修复,从而为RDEB疾病以及其它遗传性皮肤疾病的治愈提供了全新方案。


陈晔光(清华大学,杰青、长江学者,中国细胞生物学会理事长)

陈晔光老师是国内细胞信号通路研究领域的代表性人物,还担任JBC、Cell Res等知名期刊的编委,主要研究方向集中在TGF-β、Wnt信号通路对胚胎早期发育和成体干细胞细胞命运决定的相关领域。今年年初,陈老师课题组在JBC上报道了Activin/Smad2诱导的H3K27me3的减少对人胚胎干细胞中内胚层的诱导起关键作用。


陈柱成(清华大学,青年千人)

陈柱成老师实验室主要专注于染色质生物学特别是染色质组装和细胞分裂。2016年底,陈老师课题组在Nature发文解析了嗜热酵母的ISWI蛋白以及ISWI蛋白与组蛋白H4复合物的原子分辨率结构,揭示了ISWI蛋白的自抑制、被底物识别与激活以及感知接头DNA的长度、发挥染色质组装功能的分子机理。这个工作想必是要在本次大会上报告的。


董爱武(复旦大学,2007中国青年女科学家)

董老师课题组主要研究植物细胞分裂和生长发育过程中的表观遗传调控机制,特别是在水稻中鉴定了多种组蛋白甲基转移酶,并研究了这些酶对水稻植株发育、BR信号通路、开花等方面的相关功能。


高绍荣(同济大学,杰青、长江学者)

高老师课题组主要利用体细胞核移植与诱导多能干细胞技术从事哺乳动物早期胚胎发育和体细胞重编程分子机制与干细胞研究。近几年,也关注表观调控因子在干细胞重编程中的作用,代表性的是证明TET1可以替代Oct4将体细胞重编程为iPS,不过更值得一提的是去年在Nature上的重要工作,从全基因组水平上揭示了小鼠植入前胚胎发育过程中的组蛋白H3K4me3和HK27me3修饰建立过程,这个工作与清华大学颉伟老师课题组背靠背发表。


巩志忠(中国农业大学,杰青、长江学者)

巩老师早期主要从事植物抗逆分子机制研究,后在普渡大学朱健康教授实验室做博后期间发现了植物中的第一个DNA去甲基化酶ROS1(2002,Cell),此后在中农建立实验室后继续从事植物抗逆的分子生物学及DNA甲基化介绍的基因沉默相关研究,近些年在拟南芥中陆续鉴定了许多参与DNA去甲基化的调控蛋白。


韩俊宏(四川大学,长江学者)

韩老师在美国梅奥医学中心期间在张志国教授实验室做了许多重要的发现,例如2007年Science上报道的有关Rtt109催化H3K56乙酰化在DNA复制中的调控作用;2013年Cell上报道Cul4 E3泛素连接酶对染色质组装的调控。2014年回四川大学生物治疗国家重点实验室,目前主要研究方向是组蛋白修饰以及核小体的组装、肿瘤相关的表观药物筛选、表观遗传调控与干细胞命运调控。


惠利健(中科院生化细胞所,杰青)

惠利健老师课题组主要从事肝细胞转分化、肝癌癌变机制及相关治疗方面的研究。前几年的代表性工作是,在小鼠和人类中成功将非肝细胞直接转分化为功能肝细胞(Nature, 2011; Cell Stem Cell, 2014),从而证明了细胞的跨胚层转分化能力。近期的工作发现了晚期肝癌依赖Survivin的存活机制并阐明了其耐药性产生机制。


颉  伟(清华大学,青年千人、求是杰出青年学者、优青)

颉伟老师2013年起到清华建立自己的实验室,2016年连续发表多篇重要论文(包括两篇Nature一篇Mol Cell)报道了哺乳动物着床前胚胎染色质动态调控图谱和小鼠植入前胚胎发育过程中的组蛋白修饰图谱。


金  颖(上海交通大学/中科院健康所)

金颖老师课题组长期从事ES细胞核胚胎早期发育分子调控机制的研究,去年12月,该课题组在Cell Stem Cell上报道了在人类胚胎干细胞中鉴定到了一个名为PHB的蛋白是一个重要的干细胞自我更新维持因子,它能与组蛋白H3.3的分子伴侣蛋白HIRA互作形成复合体调控全基因组范围内H3.3在启动子上的分布,进而影响染色质的结构和一些关键的代谢相关基因的表达。


蓝  斐(复旦大学,青年千人)

蓝斐老师早前在哈佛跟随施扬教授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在组蛋白甲基化可逆调控方向做出过许多突出的成果,回到复旦大学生物医学研究院担任PI后以通讯作者身份也发表过一些优秀的成果,比较有代表性的是2016年4月在Cell上发表文章,揭示了在癌细胞中,染色质中的增强子失控会过度强化附近癌基因的活性,导致细胞异常甚至癌变。


李国红(中科院生物物理所,杰青)

2014年,李国红老师与朱平实验室合作,在Science杂志上发表了长文(Research Article),用冷冻电镜的方法发现了30nm染色质纤维的左手双螺旋结构;2016年9月,在Mol Cell上发文,揭示了“四核小体”结构单元是染色质折叠过程中形成的一种稳定的中间状态;揭示了组蛋白伴侣FACT可以调控“四核小体”结构的稳定性,从而促进基因转录。


李  晴(北京大学,青年千人)

李晴老师博士期间跟随朱玉贤院士从事拟南芥发育相关研究,博士毕业后赴美国梅奥医学中心张志国教授(现为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课题组从事博士后研究,此时的研究方向转换为染色质组装与表观遗传调控研究,期间代表性的工作是2008年以第一作者身份在Cell上报道H3K56乙酰化调控DNA复制偶联的核小体组装。李老师2012年回北大独立担任PI后亦做出了非常出色的工作,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今年1月27日(除夕之夜)在Science上报道了单链DNA结合蛋白RPA通过结合组蛋白H3-H4,形成一个高效的平台递呈组蛋白到新合成子链起始核小体组装。这一发现揭示一条全新的DNA复制和核小体组装的偶联机制,大大促进染色质复制领域的发展。


刘  江(中科院基因组所,杰青)

刘江老师在DNA甲基化表观组测序领域做了许多重要的研究,非常有代表性的是以斑马鱼为模型,构建了子代胚胎继承精子DNA甲基化的图谱,挑战了传统观念,该工作2013年以封面论文形式发表在Cell杂志上。2015年,该课题组于南京大学黄行许团队合作揭示了哺乳动物中子代继承亲代DNA甲基化图谱的规律,更新了关于受精之后DNA甲基化图谱重新编程的传统认识。,该项工作亦发表在Cell上。


沈  立(浙江大学,青年千人)

沈立老师2015年才从哈佛大学张毅教授课题组回到浙江大学生命科学研究院任PI,博后期间的主要工作围绕DNA甲基化和去甲基化的动态调控展开,在对TET蛋白的功能研究方面特别是在全基因组范围内系统的分析了DNA甲基化与去甲基化图谱方面取得了一些列重要成果。非常期待这这次会议上能听到沈老师在浙大独立展开的相关工作报告。


沈晓骅(清华大学,长江学者)

沈老师课题组主要关注长链非编码RNA与干细胞多能性调控方面,在2015年和2016年连续发表两篇Cell Stem Cell文章,报道了一个非编码RNA的转录本和基因组DNA能同时拮抗性地精细调控同一靶基因的转录表达;另一篇文章则是系统地揭示了长链非编码RNA顺式调控基因组上邻近基因的表达,以及它们在干细胞分化和发育中的作用。


汤富酬(北京大学,优青、杰青)

汤富酬老师是国内单细胞转录组、DNA甲基化组以及单细胞基因组测序方面的领军人物,几年来该课题组主要围绕哺乳动物早期胚胎发育研究多能性干细胞分化、发育调控的分子机理,特别是表观遗传学调控机理,以及相关的原始生殖细胞发育过程中的表观遗传学重编程机理开展系列研究,并取得多项一流的成果,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2015和2016年凭借着“精确推演母源基因组信息”和“揭示人类原始生殖细胞基因表达与表观遗传调控特征”两项代表性成果连续入选“中国科学十大进展”。


汪阳明(北京大学,青年千人、优青)

汪阳明老师课题组主要从事非编码小核酸在胚胎干细胞中功能的研究。建立microRNA 全敲除小鼠胚胎干细胞,率先证明了microRNA 作为一个群体对于胚胎干细胞增殖与分化具有重要功能,从而为这个领域的进一步研究指明了方向。近期相关工作发表在EMBO Journal、Cell Res、Cell Reports等杂志上。


王  纲(中科院生化细胞所,中国细胞生物学会秘书长)

王老师课题组主要从事发育与疾病的转录与表观遗传调控方向的研究,特别是围绕转录中介体MED23在胚胎干细胞干性维持及多谱系细胞分化中、调控间充质干细胞向成骨细胞分化和调控癌症与肌肉细胞分化等过程中的作用做了大量的重要工作。相关文章发表在Dev Cell,Genes Dev,EMBO J,Nat Commun等杂志发表论文


王  玺(天津医科大学)

王玺老师课题组主要从事造血干细胞到淋巴细胞定向分化、发育、活化、以及癌变等过程中表观遗传调控的分子机制研究。近年来,该课题组主要围绕组蛋白甲基转移酶EZH2研究该蛋白对NK细胞的发育与分化做了一些研究,相关工作发表在2015年PNAS


王  艳(天津医科大学,优青、长江学者青年项目)

王艳老师2009年毕业于北大医学部,导师为尚永丰院士,2009年以第一作者身份在Cell杂志上发表文章揭示了LSD1这一重要的组蛋白去甲基化酶能够抑制乳腺癌的侵袭和转移,进一步阐明了乳腺癌转移的分子机理。在天津医科大学做PI期间,作为共同通讯作者在Cancer Cell发表两篇文章从不同的角度揭示了恶性肿瘤发生发展于转移的表观遗传调控机制。


翁杰敏(华东师范大学)

翁老师课题组长期专注于表观遗传调控和蛋白质翻译后修饰相关研究,近几年来在DNA维持性甲基化方面做了许多出色的研究(2013和2016,Nat Comm)。此外在非组蛋白甲基化修饰调控(2014,Mol Cell)、组蛋白新修饰研究等方面也作出了许多重要的工作,特别是还有许多尚未发表的精彩内容相信在本次大会中翁老师会做相关报告。


吴  强(上海交通大学)

吴强老师课题组长期研究神经系统、药物代谢系统和肿瘤基因家族的表达调控和相关功能。近期代表性的工作是,2015年8月发表在Cell上的研究运用CRISPR/CAS9技术阐明了从一维基因组线性DNA元件“组装”成三维基因组立体拓扑结构的自然规律以及其调控基因表达模式的分子机制。


徐国良(中科院生化细胞所,杰青、院士)

徐国良老师课题组近几年来一直围绕着TET蛋白开展一系列的深入研究,发表过大量高水平的文章,成果多次入选“中国科技十大进展”。最近,徐老师在Nature发文则进一步研究了胚胎植入后Tet蛋白的功能,揭示了Tet1、Tet2、Tet3在小鼠早期胚胎发育中三敲除致死的机制,研究还发现Tet介导的DNA去甲基化与DNMT甲基转移酶介导的甲基化共同作用,通过调控Lefty-Nodal信号通路控制小鼠胚胎原肠运动。这是第一次在体内证明DNA甲基化及其氧化修饰在小鼠胚胎发育过程中具有重要功能,揭示了胚胎发育过程中关键信号通路的表观遗传调控机理,为发育生物学提供了新的认识。该项成果入选2016年度中国科技十大进展。


杨运桂(中科院基因组所,杰青)

杨运桂老师课题组最近主要专注于研发 RNA 化学修饰高通量测序和分析技术、系统研究 RNA 甲基化及其修饰酶并阐明其功能及与人类疾病关联的调控机制,是国内RNA m6A修饰研究领域的代表性人物。2013年与何川课题组合作在Mol Cell报道了ALKBH5是哺乳动物中的一种RNA去甲基化酶,并且能够影响RNA代谢和小鼠的育性;2014年在Cell Res报道了WTAP是催化m6A甲基化酶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2014年还是在Cell Res报道了FTO介导的m6A去甲基化能够调控mRNA剪接并且是脂肪生成所必须;2015年和周琪院士、王秀杰研究员合作在Cell Stem Cell发表封面文章报道m6A RNA的甲基化受microRNA的调节并且促进干细胞重编程;2016年在Mol Cell报道了m6A的识别蛋白YTHDC1能够调控RNA剪接。


姚红杰(中科院广州健康研究院)

姚老师博士期间也是做植物方向的研究,在美国的博后期间方向转为研究肿瘤细胞的表观遗传调控及其机制。2011年回国加入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任PI,主要从事RNA结合蛋白和染色质组织在干细胞命运转变中的功能。今年1月19日,姚老师以通讯作者身份在Cell Stem Cell上揭示了RNA结合蛋白DDX5调控细胞命运转变作用机理。


张  勇(同济大学)

张勇老师课题组主要从事生物信息学和表观遗传学组相关研究,近几年的研究工作主要针对高通量生物学数据,以发展生物信息学方法为核心,从核小体定位、组蛋白修饰、DNA甲基化等不同表观遗传层面,研究干细胞分化潜力的表观遗传预编程机制。主要研究成果包括:开发了包括MACS算法在内的一系列高通量数据分析方法;系统研究了核小体定位的机制及其动态变化;揭示了斑马鱼在胚胎发育早期的表观遗传组建立过程及其与基因转录激活的关联。张勇老师还作为通讯作者之一与高绍荣老师合作完成了小鼠植入前胚胎发育过程中的组蛋白H3K4me3和HK27me3修饰建立过程这一重要工作。


朱  冰(中科院生物物理所,杰青)

事实上很多人知道朱冰老师应该是从他在NIBS期间做出的一系列关于表观遗传修饰模式的建立和维持机制的研究开始的,这个期间他最具代表性的发表在Science的工作促使他2011年拿到了“HHMI国际青年科学家奖”。当然除了上述工作之外,在对一些染色质修饰酶的活性和组蛋白甲基化修饰(包括H3K9me、H3K4me、H3K27me)调控方面也做了很好的工作。近年来,朱冰老师课题组开始关注DNA甲基化和羟甲基化修饰方面的研究,去年11分月在Mol Cell上发文报道了在小鼠胚胎干细胞中,SALL4A蛋白与TET家族双加氧酶共同调节增强子上5-甲基胞嘧啶(5mC)的氧化过程。当然朱老师课题组未发表的课题也非常值得期待。


朱大海(协和基础所,杰青)

朱大海老师课题组最近在Nature Communications上发表文章,报道了一个受MyoD调控的骨骼肌细胞谱系特异表达的长非编码RNA——Linc-RAM,Linc-RAM通过直接结合MyoD影响MyoD/Baf60c/Brg1染色质重塑复合物组装、协同调控MyoD下游靶基因的表达、进而调控骨骼肌细胞谱系命运决定和骨骼肌细胞分化。


朱卫国(深圳大学,杰青)

朱卫国老师课题组主要从事肿瘤表观遗传调控研究、蛋白质翻译后修饰以及细胞自噬相关研究工作。在SE7/9介导的非组蛋白甲基化调控、p53协同SIRT6调控糖异生、自噬与表观遗传调控等方面做出了出色的成果,相关成果发表在Mol Cell、PNAS等杂志上。


会议详细信息详见:http://www.cscb.org.cn/news/20170123/2506.html

- - - 推荐阅读 - - -